清明節,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節,屬于禮敬祖先、慎終追遠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。清明節凝聚著民族精神,傳承了中華文明的祭祀文化,抒發人們尊祖敬宗、繼志述事的道德情懷。清明節歷史悠久,源自上古時代的春祭活動,春秋二祭,古已有之。上古干支歷法的制定為節日形成提供了前決條件,祖先信仰與祭祀文化是清明祭祖禮俗形成的重要因素。清明節有著久遠的歷史源頭,是傳統春季節俗的綜合與升華。
清明是節氣與節日的合體,節氣是“天時”,是純粹的自然時間,節日是“人時”,它是社會文化的時間選擇。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,清明最初主要為時令的標志,時間在冬至后107日、春分后15日,公歷的4月5日前后?!痘茨献印ぬ煳挠枴酚涊d:春分后十五日,斗指乙,則清明風至。清明風古稱八風之一,它溫暖清爽;在和煦的春風之下,天地明凈,空氣清新,自然萬物顯出勃勃生機?!扒迕鳌惫潥庥纱说妹?。清明是春天的節氣,春天是四季之始,也是農業播種的時節,民諺有“清明前后,種瓜點豆”。
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,講究禁火、掃墓,還有踏青、蕩秋千、蹴鞠、打馬球、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。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,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,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,以鍛煉身體。因此,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,又有踏青游玩的歡笑聲,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。
清明時節雨紛紛
今日
我們緬懷逝去的親人
心懷感恩,遙寄思念
也向以血肉之軀捍衛祖國尊嚴
用青春熱血換來我們安寧的英烈
逆行新冠疫情而犧牲的醫護人員
END